新桃换旧符实践队开展家乡春节习俗调研活动

发布者:徐明权作者:邓宇轩编辑:袁姝雨发布时间:2021-02-25浏览次数:282

(队员家人正在炸“油香儿” 邓宇轩摄)

(家中长辈正在写福送祝福 张启航摄)

春节是中华民族合家团聚的日子,为深入挖掘和体会各地、各民族关于春节的文化内涵、年俗等,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新桃换旧符实践队于二月下旬赴山东、湖北、新疆三省五市开展“细观家乡变化,传承优秀文化”社会实践活动。

受疫情影响,实践队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展开调研。其中队长魏立智前往家乡山东泰安展开调研,在与家中长辈交谈中了解家乡的新旧习俗。魏立智在会议中向队员们介绍到:“听老人们说他们小时候守岁不是为了拜年拿红包,而是要‘发码子’。”这里的“发码子”其实就是祭天地,在泰安人看来新的一年从发码子开始。此外,“发码子”时小孩子不能说话,因为是一年的一天,一旦说出一些不吉利的话,那么这一年可能都会不顺。队员邓宇轩前往了湖北宜昌展开调研,作为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湖北,今年早已恢复活力,除夕夜基本家家户户都是一家人齐聚一堂,一同看春晚守岁,等到十二点的钟声响起后,小孩子们就开始跟长辈们拜年拿红包。

虽然如今年年都在过春节,但是年味却越来越淡了,开始成了一个“形式”上的春节。年轻人渐渐不再遵循以往留下的习俗,开始与老人脱节,刷视频打游戏等娱乐方式成为今年的主流活动。“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,以前只有过年才有的稀奇玩意儿现在成了日常,因此过年就跟平时感觉没啥差别,其次,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,关注的点也不同了,对于以前的旧习俗也就并不感冒了。”队员邓宇轩感慨道。

通过本次调研活动,实践队员深入领略了家乡习俗的魅力,了解到年味渐失的原因,对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传承家乡春节习俗起到了积极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