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用自己的语言传达内心最真实的东西。”她的记者之旅始于梦想,持于担当。“小小的身体,蕴藏大能量”,她是优秀学生记者宋亚珍,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级本科生,现任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经纬通讯社社长。
个人简介
宋亚珍:
曾任大学生记者团地院记者站站长
现任地学院经纬通讯社社长
荣誉:
优秀共青团员
地质年会优秀志愿者
社团活动积极分子
新闻宣传先进个人
学院新闻宣传特别突出贡献奖、
新闻宣传优秀学生干部等院级奖项十余项
在国家期刊以二作身份发表论文一篇
两年成就成长的蜕变
与16级记者团工作伙伴合影
两年多的时光,是成长的蜕变。上百篇的稿件,每一个用词都需要反复推敲,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仔细雕琢,从校报到新浪网、中青网、齐鲁晚报、中国教育报等各级媒体。“成为学生记者,是有梦想的成分在里面的。”两年多的时间里,从梦想到现实,她一步一个脚印靠近。
同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渲染得不一样,这是宋亚珍对写作的初解亦是终解。“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描述一个东西,这种感觉很不错。高中的时候,没有一个平台可以把自己的东西传达出去,而大学生记者团给了我这样的机会。”她把自己的心思藏在每一篇文艺稿里,任它在不同人的眼里开出不一样的花。
追梦脚步永不停歇
哈尼梯田风景 宋亚珍摄
“看的地方越多,越觉得这个世界很大很美好,就更想多出去看看。”她看过北方的大雪纷飞,也领悟过南国的别样风光;她用镜头记录生活中的美好,去书中去找心灵的慰藉,开阔自己的心胸。
宋亚珍在青岛掌控传媒实习期间合影
她曾参与青岛日报旗下掌控传媒公司的实习,她采风、体验民俗,从同行人的身上感受新媒体与新思想的激烈碰撞、全媒体融合的魅力。
2017年前往大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
宋亚珍始终坚持自己的脚步,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来丰富自己,每次有活动,她总是尽己所能以最高最好的效率来完成,她不仅前往大理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,还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,为聋哑孩子送去温暖。
志愿活动 看望聋哑儿童
有磨练才有成长
2017年5月,宋亚珍第一次独立完成活动,“内心很忐忑”,短短562字的《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启动青年学者学术沙龙》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。“回忆起来当时真的有好多工作没有做好,但是后来每一个细节都牢记于心。”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2017年年会暨首届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堂教学比赛,她作为三名学生记者之一,全程参与了该次比赛的记录采访工作。宋亚珍接受采访的时候笑道,“我们可能是全场最认真的人了,又录音又拍PPT,什么都不敢错过。”两万字的稿件被删到只有不到一千字。
黄岛讲坛与李德仁院士合影
“没有写过黄岛讲坛是学生记者生涯是不完整的”,这是大学生记者团同学间的戏言,却也反应了黄岛讲坛给学生记者的提升,专业性强、信息量大,对于本科生来说,写这样的稿件有一定难度。从第一次开始写测绘领域的李德仁院士到后来石油地质学家罗晓容、刘中民院士、陈旭院士,宋亚珍逐步提高,逐步成长。“写稿能给人以最直观的回报”在她看来每写一次都是一次突破,一次提升。
同伴眼中的她
与社团工作的小伙伴合影
“亚珍就是很像那种最平凡的逐梦者,不求出名显眼,但是对自己想要做的事情、对自己手上的任务都有一种近乎疯狂的执着,她喜欢诗词、散文,一开始是因为文艺稿而出众的,文字很有温度。”她的搭档潘奕铭说,“后来我们开玩笑说亚珍一定要拿个优秀学生记者啊,她就开始接触各类的新闻和人物通讯。她的稿件是那种一次一次精雕细琢打磨出来的,有时候我们觉得差不多了,她就再看看,看完又能改进一些。”
“有文艺气息”、“脾气好”、“工作认真”学弟学妹眼中的她,对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。“当时压力真的很大,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得负责任地把它完成。”大二的期间,学习及工作的压力接踵而至,但是对待学弟学妹们的稿件,不管是学生在线还是新闻网,她总是事无巨细,逐字逐句地讨论修改,“靠着兴趣支撑下来的事情,最后都转化为了责任感”。现在的她面对挫折多了几分坦然,面对荣誉多了几分从容“经过一年多的磨砺,现在对生活的心态也平和了许多” 面对采访时宋亚珍这样说道。
“人生有很多阶段,前面是我实现我一个小目标的过程,我想写的东西写出来了,我想发表多少文字,也做到了;我完成我人生的一小部分梦想了,我以后做其他的事情也不会后悔。”
冲淡温和,
坚韧从容,
或许心有猛虎,
才能细嗅蔷薇吧。
(编辑:贺晓辉)